錯誤因美麗而永恆  重新愛戀李泰祥

文/楊忠衡  廣藝劇場藝術總監  《美麗的錯誤》編劇

 

〈橄欖樹〉依然飄蕩在兩岸大街小巷,李泰祥所獲得的獎項,也從金曲獎終身成就,一路升級到代表最高榮譽的國家文藝獎。然而李泰祥曾經籠罩華人樂壇的巨大身影,卻在新生代年輕人心中,漸漸變得隱晦不清。 

李泰祥有多重要?台灣曾有這麼一個音樂人,被視為無所不能。他的才華有如無盡的源泉,有著無限面向、無限可能。他演奏小提琴、指揮交響樂團,他創作前衛的現代音樂,也創作最Hit的流行歌曲、街坊傳唱的廣告歌曲。他每年發表音樂會和發行專輯,從電影配樂寫到國樂胡琴協奏曲。

 八○年代李泰祥邁入事業全盛期,他調教的女歌手個個成為歌壇亮點,眾星拱月,成為一個小星系。後來李泰祥自己開始唱歌、發表高峰之作《錯誤》,首創指揮世界知名的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(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)錄製個人專輯、在中華體育場發表台灣第一部大型音樂劇《棋王》。他像一團火球,橫衝直撞、不斷創造台灣第一,1988年甚至雄心壯志展開世界之旅,卻不幸在途中折翼,從高空跌落深谷,從此不再振翅高飛。 

「當時,我只是突然覺得特別疲倦…」李泰祥如此回憶,完全沒有想到罹患的是病因不明、至今無法治癒的帕金森氏症。當年他四十七歲,從一個浪漫奔放、瀟灑不羈的音樂狂才,瞬時變成垂垂老態的病患。二十多年來與病魔長期交戰,雖然意志力驚人,但伴隨惱人的四肢顫抖、語言障礙、憂鬱癡呆…,那種精神折磨,恐非常人所能理解。

 

李泰祥活躍於七○到八○年代,聯結風起雲湧的民歌潮,匯入百家爭鳴的新華語歌曲時代。《橄欖樹》、《歡顏》、《告別》、《錯誤》、《你是我所有的回憶》…一首首標註獨特風格的經典,構築一個又一個夢,讓人們深深被打動,也激勵著台灣樂壇無窮的希望。 

個人認為,這是重新認識李泰祥的時候了。拋開樂種分類的成見,李泰祥無疑是這個世代少數能真正被稱為作曲家的人。和學院理論作品、流行市場的商業作品相較;李泰祥始終堅持走自己的路,兼具感性內涵與理性技巧,成為有品牌、有風格的作曲家。

 

姑不論李泰祥所寫的該稱為「流行歌曲」還是「藝術歌曲」,他將現代詩文轉換成音樂的動機和成果,與藝術歌曲大師舒伯特、馬勒之輩別無二致。李泰祥長期接觸各門類音樂,使他的思維變成特大號煉丹爐。他的創意不照牌理出牌,歌仔戲、京劇、搖滾、中歐調式、中國鄉土…靈活運用、融合一氣,讓聽者渾然不覺。李泰祥結合語文與音樂的功力,在《錯誤》達到頂峰,沒有第二人可以將如此不規則、高難度的長詩譜成音樂,聽來仍流暢優美,為世人所愛。李泰祥為台灣歌樂樹立一個高標,也給幾乎空白的台灣近代藝術歌曲留下足以傳世的佳作。 

頑強樂觀的李泰祥其實從來不曾真正停止創作,但客觀來說,活動力確實遠不如前。李泰祥畢竟如此獨特,他的未竟之功,沒有其他人可以取代或接替。但既然失去實現的機會,「李泰祥時代」就悄悄在台灣落幕了。

 

我在94年初識李泰祥,應邀為他的作品合輯唱片撰寫簡介。在那段工作期間,透過定期訪談,李泰祥不厭其詳解說每部作品來龍去脈,表面上我是受託工作,其實是受教學習。就像魔術揭秘、又像偵探解謎,創作過程的構想與巧思,往往才是智慧的金山銀山。 

往後幾年,我經常用文字替李泰祥作品代言。然而隨著時間逝去,我發現人們僅管把李泰祥奉入廟堂,但對他的音樂卻愈來愈疏離。一方面我為他的榮譽高興,一方面為他感到惋惜。藝術家最期待的,應該是舞台狂飆的熱度、表演者汗水與觀眾淚水的交融,而不是在客套的鎂光燈下,接下一座座冷獎座。

 

用「音樂劇」的方式重生李泰祥的音樂,是我多年來的心願。我深感李泰祥的音樂,就是必得這樣重新被詮釋、重新被愛戀,這樣,這些歌曲才能如春園之草,永新如碧。同時,作為「廣藝劇場」的第一部自製作品,希望透過它的製作,能讓企業對文化的關懷,與藝術家的心血結晶融合,成為世代得以共享的無價傳承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美麗的錯誤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美麗的錯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